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

緻敬百年偉業,探訪紅色足迹

發布時間 :2021年07月17日      來源 :       作者 :      浏覽量 :


“革命博物館、紀念館、黨史館、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。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、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,講好黨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……加強革命傳統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,把紅色基因傳承好。”

為了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、沁人心扉,7月15日,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紅色文化在“浙”裡傳承實踐小分隊的許燦燦、徐程、伍冰冰,高邁,金也、童雅詩六位同學在我院概論教研室于蓓蕾、楊亮老師帶領下來到了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、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——小營巷,一同翻開了塵封的曆史檔案,走進了一段紅色的曆史歲月。

深入小巷首先擡頭就看到“毛主席到過的地方”幾個大字,敬意之心油然而生。圖片

1958年1月5日,毛主席來到了小營巷視察愛國衛生工作,這是毛主席視察過的唯一一個居委會。在小營巷56号牆門這棟古色古香的兩層小樓裡,他親切地與居民談心,既肯定了杭州的衛生工作,又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,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群衆性愛國衛生運動高潮。毛主席視察小營巷時的實景,如今都展陳在小營巷56号“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紀念館”裡。

紀念館分“西子情緣”“視察紀實”“後人憶往”“小營故事”以及“夢想之路”五大篇章。紀念館裡有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的塑像、油畫作品和圖文資料、實物展陳,還有毛主席在杭州工作生活的圖文史料,以及當事人對親曆此次視察的回憶,充分展示了自1952年以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曆程,反映了愛國衛生運動在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作出的重要貢獻。小小的紀念館,凝聚着黨的領袖親民務實的作風,反映着基層社區日新月異的生活,表達了人民群衆對偉人的緬懷之情,對黨的熱愛與感恩之情以及建設健康社區的、創造美好生活的極大熱情。

離開小營巷56号“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紀念館”,隊員們沿着古樸的石闆路來到了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,在這裡的一間平房内,1922年,滿懷救亡圖存的理想,金佛莊、于樹德等幾位有志青年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黨組織——中共杭州小組,革命火種從此被點燃,終成燎原之勢。

紀念館分四個部分:“潮起錢塘”、“星火錢塘”、“奔騰錢塘”、“今日錢塘”,采用傳統陳列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的展示手法,生動再現中共杭州地方組織從創建、發展、壯大以及最終形成燎原之勢的全曆史過程,保留着杭州這片土地上誕生中共小組最初的印記。圖片

在展廳的一面牆上,有9張年輕的面孔令小隊久久駐足,他們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先後犧牲的9位浙江省委書記(代理書記)。短短15年間,他們前仆後繼,犧牲時平均年齡僅30歲,最年輕的犧牲時年僅21歲。對此,小隊成員們感觸頗深: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”“中共杭州小組見證了中國共産黨偉大初心的孕育,我們要沿着先烈的腳步不斷走下去。”圖片

随後,隊員們又一同來到了方古園2号“航天之父”錢學森先生的故居。錢學森故居建于清末,占地1.3畝,是一座江南風格的古典式庭院,曆經百餘年仍然保存完好,是我國現存唯一一座為紀念偉大科學家錢學森而修繕的傳統宅院。錢學森兒時曾與父親錢均夫、母親章蘭娟在此居住生活。

如今,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紀念館與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、錢學森故居、紅巷生活廣場等,共同形成了“江南紅巷”這道紅色風景線。沐栉百年風雨,八百米石闆路承載了波瀾壯闊的紅色曆史,沉澱了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,更閃耀着“敢為天下先,甘做孺子牛”的精神光輝。

緻敬百年偉業,探訪紅色足迹永遠在路上。隊員們紛紛表示:要以重走紅色路為動力,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,以“追夢人”的姿态,用行動書寫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,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。


上一條:我院紅色轉角灣與百年輝煌實踐團赴平湖市開展理論調研
下一條:我院“實踐出真知、求本探索”實踐小分隊赴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進行參觀調研

關閉

Baidu
sogou